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马士基接收了在日本造船联合(JMU)吴市造船厂建造的最新一艘甲醇就绪型(Ready)12,800 TEU集装箱船——“MaerskEunapolis”轮。这是2022年订购的五艘同类型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中的第四艘。
据造船厂介绍,这艘挂巴拿马国旗的船舶船长 335 米,宽 51 米,吃水 16 米,已采用甲醇燃料就绪(Ready)技术。
JMU利用最新的分析技术,根据常用的船速和吃水,开发出追求高效率的最佳船体形状。此外,通过优化造船厂专有的节能设备并采用高效舵,JMU 表示,它已为 12,800 TEU 船舶实现了高燃油效率。此外,与参考线数值相比,该船的 EEDI 降低了 50% 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的金秋,“十四五”即将收官。回眸“十四五”,我国的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变成全球能源转型的重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威立雅中国与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VENEX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绿色燃料供应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全方位的绿色甲醇供应与分销网络,共同构建从生产到加注的全流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9日,随着7台专业槽罐车通过防爆加注橇装设备将230吨绿色甲醇注入停靠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9号泊位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轮,中国船燃联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在宁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辽宁省工信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辽宁省甲醇商用车生产及推广应用建议》(第1431055号)的答复。辽宁省答复表示,下一步将规划“两种甲醇”发展路径。科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隆重启幕。作为国家级重要展会,本届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聚焦区域合作
8月14日,由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5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包头市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当前,氢能已变成全球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格外的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起的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全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一、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领域“1+N”政策体系,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研发技术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研发技术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探讨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研发技术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有:绿色燃料、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26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GD)研发、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上限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WinGDX92DF-M-1.0在上海交付。中船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贤甫出席交付仪式并致辞。这是中船集团提出“中船集团、智领深蓝”理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旗下中集蓝水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宣布为21日在广东省肇庆市开工的国内首批内河新能源甲醇单一动力船舶项目提供甲醇动力系统,助力我国内江内河运输的能源绿色化进程。该项目预计为50条船舶提供甲醇动力系统。此次开工的动力船也是中国内江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3日下午,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景区内,搭载海得利兹甲醇重整高温膜燃料电池动力增程系统的观光船在景区水域首航成功,此次首航中,海得利兹10kW甲醇重整高温膜燃料电池系统为观光船动力电池实时提供电能,形成“高温膜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当天白洋淀景区户外温
12月28日,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在江苏勤丰船业有限公司举行四艘15000吨级甲醇单一燃料江海直达散货船点火开工仪式。据悉,这是国内首批甲醇单一燃料散货船动工兴建,标志着我国甲醇单一燃料散货船的建造工作拉开了序幕,在中国新能源船舶开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次点火开工的15000吨级甲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国能远海航运(武汉)有限公司投资,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设计,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万吨级甲醇双燃料综合电力推进内河散货船“国能长江01”顺利交付。“国能长江01”总长129.98m,设置4台甲醇双燃料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组、2套动力电池,由2台低速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7日,中国船舶集团物资有限公司下属中船恒宇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为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的首艘万吨级甲醇双燃料动力内河散货船“国能长江01”轮成功加注“绿色甲醇”。这是国内首次为内河甲醇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展“绿色甲醇”燃料气试服务作业,为实施“气化长江”战略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威海重工科技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再次签署了2艘325KVLOC和3艘114k油船甲醇燃料供应系统项目订单,其中325kVLOC首制船将成为全世界第一艘实际投入运营的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矿砂船。威海重工科技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前期合作的16000TEU甲醇双燃料项目已顺利交付两艘船。扬州中远海运
全面市场化正使风电企业的竞争方式发生改变,就像从近代的“线列步兵”,演变为现代的“立体作战”。随着“136号文”的一声令下,风电产业迎来全面市场化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8月18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常州)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全方面提升新能源供给能力,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因地制宜开展多场景分布式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8月18日,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常州)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完善“三横一纵”的500千伏骨干网、220千
8月18日,江苏常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常州)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产业体系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
8月14日,由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5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包头市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
财富中文网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五大发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均入选,全名单如下:完整榜单如下:排名公司名国家1沃尔玛美国2亚马逊美国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4沙特阿美公司沙特阿拉伯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物流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驱动下,正经历从国内优化到全球布局的深刻变革,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带来的多重挑战。国内物流体系在政策与技术双轮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中非常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1日下午,隆基氢能成功举办“破壁·共生:中国氢醇产业生态贡献全球能源新秩序”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活动,特邀行业领袖、政策专家及先锋企业共话氢醇产业破局点。IMO新规、3000方电解槽稳定运行、万亿级绿色甲醇需求爆发……这些关键词背后,中国正为全球能源秩序注入确定性。活动在隆基绿能副总裁、
全球绿色液体燃料发展形态趋势及我们国家发展策略石鸿旭12郑欣怡1程子雯1孙祥栋12(1.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实现“双碳”目标迫切要求我国加快能源体系的全面重塑。相比电气化与氢能发展路径,绿色液体燃料以其高能量密度、易存储运输和强终端设备兼容性等优势